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?
发布时间:
2022-12-26 08:54
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建设适合过去的养老服务体系,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但是目前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。
第一:很多养老机构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,养老服务供求错位。从整体情况来看,我国的养老服务是供不应求的。但是在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方面,公办的养老机构对贫困老人、“三无”老人基本养老服务的兜底作用不突出。大部分的养老机构还是更希望服务于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,不太希望服务失能老人。因为公办的养老机构收费比较低,导致很多养老机构出现“一床难求”的现象。相反的是很多民办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较高,这让很多老年人难以承受。大部分养老机构都会在离城市比较远的郊区附近,这导致了医疗等配套不完善,而且子女探望父母也很不方便。
第二:很多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正常落实不到位。在土地划拨上,国家政策一直都是要保障养老设施服务用地保障的,加强养老机构用地划拨,但是却一直很难落实到位。民办养老机构融资困难,因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属性和产权不清晰,再加上投资回报率比较低,所以导致融资很困难。政府在养老机构用水、用电、煤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,一般是与普通居民家庭同样的价格的,但是由于实行阶梯价格政策,在养老机构使用量较大的情况下,优惠力度明显减弱。
第三: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能力与运营能力比较弱。民办养老机构的员工一般都是下岗职工或者改行转业人员、退休人员,年纪偏大,而且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,经验和能力都不足。另外我国的护理人员比较少,一个护理人员好照顾十几个老人,劳动强度比较大。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和人员工资比较高,所以有很多的民办养老机构入不敷出,都处在勉强维持生存的情况,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。
第四: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少,而且服务能力比较欠缺。其原因主要有,一是因为种种原因,养老服务机构的利润较低,导致市场参与度不高,养老服务机构不足,满足不了居民的养老需求。二是小区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不到位。三是关于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政策文件比较缺少,对市场、社会参与到养老服务的激励不足。四是对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财政投入不足,很多地方没有纳入到财政的预算。五是社区养老服务更加偏向于为健康老人服务,忽视了失能失智、失独、空巢、“三无”、贫困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。六是专业化、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对社区、居家养老服务的延伸不够,机构养老与社区、居家养老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与协作机制。
第五:医养结合时重医轻养,忽视了医养资源和机制整合。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,第一医养结合的重心偏颇,重视医而轻视养,甚至“以‘医’养‘养’”,因而忽视了医、养、护综合功能的发挥。第二过分重视医养机构的建设,忽视了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机制整合和资源共享。第三还存在资源浪费和滥用的情况,导致了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,而已套取国家补贴和医保资源。第四当前医养结合主要局限在机构内,而忽视了社区、居家养老中的医养结合需求。还有一些医养结合机构考虑到收益低、成本高、难度大的原因,对失智老人的医养服务估计不足。
第六:我国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滞后,农村老人的养老情况堪忧。农村的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多,公办的养老机构比较少,而适合农村社区居民需求的养老机构就更加少了;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都是比较简陋的,医疗设施、安全设施、消防设施、生活设施等都是比较简陋的;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也是比较低的,缺少专业的农村养老机构管理、服务人员;社会工作者、志愿者、公益性服务组织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参与不够。
上一页
上一页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