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偏瘫老人应该经过哪几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
发布时间:
2022-12-26 08:54
偏瘫老人进行不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,这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关键,偏瘫老人适不适合进行步行康复训练主要还是要看老人的年龄、体重、心肺功能、肌张力、并发症等因素。
我们一般将偏瘫老人的步行康复训练分为五个阶段,分别是坐起训练、站立前准备训练、站立训练、步行训练、上下台阶训练五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:坐起训练。坐位是日常生活训练中最基本的,如果病人可以坐起来,那么对吃饭、大小便等日常生活会带来很大的方便。进行坐位训练前,家人在床上放好靠垫,老人再用自己健康的一侧上肢支撑慢慢的坐起来。前期训练的时候,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,每天两次,而每次尽可能的坚持5分钟左右。如果这时候老人没有出现头晕、恶心等不适用症状,那么隔天可以提高半卧位角度,每次10度,也可以延长半卧位时间,每次延长5分钟。这样训练交替进行,直到可以坐起80度,时间维持在一个小时。
在进行坐起训练的同时,老人还需要进行平衡训练。刚开始训练时,家人要在旁边轻轻的扶着老人,以免老人倾倒;背部不用靠着静坐一个小时,这时可以让老人做在床沿,两足着地,或者在创前面放一个小凳子,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子上。以这样的姿势保持二十到三十分钟,每天三到五次,慢慢的家属可以考虑放手,让老人自己尝试着保持平衡。
第二阶段:站立前准备训练。老人坐在床沿上,两只腿分开,两脚着地,用手撑床,用上肢的力量,让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左右倾斜,用健康的一侧上肢将偏瘫的一侧上肢托起,然后以健康一侧的下肢托起偏瘫一侧的下肢,交替进行。每次托起的时间保持在五六秒,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,让自己的头和身体尽量前屈,每次十五分钟时间。
家属扶着老人两个上肢的肘部,老人的两个上肢在胸前交叉,让自己的臀部略离床沿,身体稍微向前屈,并且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,每次五秒钟。家属扶住老人的两肘,使臀部离床站立。
第三阶段:站立训练。在进行站立训练的时候,家人一定要注意到老人站立的姿势,让其双脚平行站立,中间有一拳的距离,膝关节不能弯曲或者过度伸直,两只脚的脚掌完全着地,脚趾不能钩地。这样每次练习10到20次,每天3到5次。
家属可以帮助老人坐在椅子上,家人再以两只手支持着病人的两侧腰部,帮助病人由坐位起立,直至病人能自行站立,再进行以下的锻炼,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,切忌不能单纯牵拉患者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。
靠墙站立: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。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,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,使其靠墙站立,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,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。
扶床站立: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,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,不扶物而站立。
第四阶段: 步行训练
中风偏瘫的老人,步行训练难度较大,家属要给予老人信心,鼓励患者坚持锻炼。
重度瘫痪者:由家属协助,病人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,家属一手扶腰,一手拉住病人的手,两人先迈外侧下肢,后迈内侧下肢。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,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,逐渐慢慢练习行走,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。家属下肢可抬病人患肢向前迈步,每次5~10米。
中、轻度瘫痪者:可扶手杖练习。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,第二步患肢迈步,第三步健足跟上。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个支点,健足为另一支点,两者交替前进,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。
第五阶段: 上下台阶训练
老人在走平路练习平衡后,可以进行上下台阶练习。开始时,必须有人保护及协助。
上台阶练习:第一步,健手扶住楼梯栏杆,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;第二步,健康一侧下肢上台阶,同时家属搀扶病人,避免病人摔倒;第三步,患肢跟上健肢,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。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,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,以后逐渐增加。
下台阶练习:第一步,健手向前扶好;第二步,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,此时家属要搀扶好;第三步,健肢迈下台阶。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,家属在旁要注意保护。
老人在步行练习中,如出现头晕、胸痛、运动后心率加快(l35~140次/分钟),伴有心律不齐、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者,说明运动量过大,应立即停止练习,或者减量练习。
相关新闻